滨河西路派出所:智慧警务赋能基层新治理
来源:兰州市公安七里河分局 | 作者:兰州市公安七里河分局 | 发布时间: 2025-03-24 | 24 次浏览 | 分享到:

      “崖之下川平如掌,元至元年间,崔氏报垦为耕地。河流中大小草滩十数,有曰马滩者,崔氏所献明肃王牧马处,故以名焉”。马滩,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北角,在兰州市城市发展规划中被定位为“打造功能现代、商业高端、业态丰富、生态宜居的文化岛”。扎根于此的滨河西路派出所,自2018年正式转为户籍派出所后,也在经历着一场从传统警务向全新服务体系的完美转型。

图片

      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滨河西路派出所创新实践"枫桥经验",构建"田字型"治理网络,实施"大数据+百万警进千万家"行动。通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2024年累计化解率98.2%,重复报警率下降63%。推行"三级响应"机制,重大警情平均到场时间缩短至4分17秒。建立"警格+网格"双网融合体系,整合236个社区微单元,实现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先后荣立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省级枫桥式派出所示范点,集体二等功、三等功。

图片

打“出”品牌名 转“出”新方向

      滨河西路派出所创新"党建+"治理模式,打造"铸忠诚警魂·展滨河‘枫’采"品牌,实行"三会一课"标准化管理。建立"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机制,推动党建考核与业务指标捆绑,形成"组织生活-业务推进-成效评估"闭环。连续4年获评"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次;4人获部省市级公安文联荣誉 。构建多维度质态评估体系,量化分析执法质量、群众满意度等12项指标。在辖区人口激增210%情况下,街面发案率同比下降58%,刑事发案率下降41%。保持15年"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零发生,命案零破案率。毒品管控实现"四零"目标:吸毒人员零脱失、零新增、零复吸、娱乐场所零涉毒。

图片


图片

组“出”团队群 传“出”暖心话

     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滨河西路派出所融入“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在“田字型”网格中,广泛发动社区警务团队、群防群治力量和治安耳目,形成“民警+辅警+义警+网格员+社会力量”的网格最小应急响应单元,每个小单元都成为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日常工作中,网格员动态收集网格内邻里纠纷、情感纠葛、债务纠纷等重点风险隐患,感知可能向社会安全稳定领域传导的社会情绪,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责任民辅警,确保精准把握网格单元安全稳定脉搏。在处理邻里纠纷等一般性警情时,网格内的调解员和志愿者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民警进行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图片


图片

      网格员小张在日常走访时,发现小区消防通道被私家车、杂物严重堵塞。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他第一时间联系负责该社区的民警丁警官,详细说明情况。丁警官得知后,迅速联合消防部门与小区物业,当天就展开整治行动。民警和消防人员现场讲解消防通道堵塞的危害,物业工作人员全力协助清理通道上的杂物。最终,消防通道被清理干净,安全隐患成功消除,小区居民纷纷点赞。

图片


图片

思“出”新点子 争“出”佳绩效

      "现在出门忘带钥匙,物业用手机就能帮我远程开锁,还能查看小区实时监控,安全感满满。"居民王女士反映。七里河分局以数据流重构警务流程,打造"预警-处置-反馈"闭环体系。在36个老旧小区布设智能感知设备,整合1.2万路视频监控,构建起双重预警网络。今年4月,通过异常行为分析成功预警盗窃案67起,破案率同比提升40%。

      改造12所学校"智慧护学系统",集成无人机巡航、热成像监测和一键报警装置。上学高峰期警力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涉校警情同比下降65%。五年级学生家长李先生称赞:"以前总担心孩子上下学安全,现在看到校门口有无人机盘旋,还有警察骑着平衡车巡逻,心里特别踏实。"

      开发"平安驿站"小程序,整合12345热线、社区网格和警务站数据,实现矛盾纠纷"一键分流"。商铺老板张先生举例:"上周店里发生顾客纠纷,用小程序拍照上传,5分钟内就有民警带着调解员过来,当场就解决了问题。"群众满意度调查显示,辖区安全感指数达96.7%,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图片


图片

      2025年2月13日凌晨,该所连续接报3起商铺被盗案件,涉案金额万余元,民警接警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初步侦查发现作案手段相似,经相关单位联合研判,通过大数据分析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及活动轨迹,在案发24小时内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图片

迈“出”坚实步 结“出”硕果实
     滨河西路派出所用鱼水情将枫桥式服务落到实处。提高警务服务质效,窗口服务前移。继续拓展“流动户籍室”“三心”服务便民利民举措,拓宽服务渠道,主动深入辖区开展身份证和户籍业务的一线办理。2024年以来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7500余件,主动开展“送证上门”“预约办事”等服务150余次,并保持窗口服务“零投诉”,被确定为“全省户籍窗口实训基地”和“全市派出所五星服务窗口”;旅游警务前移,护航旅游经济发展。编织“全天候,全覆盖、无缝隙”动态防控网,全面提高景区见警率、服务率、管事率。在黄河楼景区建立景区“警务工作站”特色党员示范服务品牌,扎实开展便民服务工作,为兰州旅游树立高效优质的公安服务品牌。

图片


图片

   注:稿件来源均为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人民摄影报》甘肃,均为《人民摄影报》甘肃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人民摄影报》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