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区:当“世界读书日”邂逅“跳蚤市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起来了!
来源:中共兰州市区七里河区委宣传部 | 作者:中共兰州市区七里河区委宣传部 | 发布时间: 2025-04-24 | 35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23日,七里河区2025年“悦读伴成长书香润心灵”全民阅读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暨“护苗·绿书签”进校园在七里河区西津路学校启动。活动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通过“跳蚤市场”文明实践新模式,将阅读推广、“护苗”行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为青少年呈现一站式文明实践新体验。本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局主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区“扫黄打非”办公室、区检察院、区委网信办、区教育局、区图书馆、区文化馆、西津路学校承办,甘肃省新华书店兰州市七里河区有限责任公司、兰州迪格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启动仪式上,七里河区相关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了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并详细介绍了“护苗·绿书签”行动的宗旨——倡导绿色阅读,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现场,孩子们手持绿书签,承诺将积极参与阅读,支持正版,共同维护清朗的文化空间。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更为校园内播撒下了绿色阅读的种子。《致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则寄托了对家长和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殷切期望。



      校园文化:家校共育润心田

      活动在孩子们活力四射的武术操表演《男儿当自强》中拉开帷幕,一招一式尽显中华武魂的豪迈刚健,展现出少年们的蓬勃朝气。一年级同学的朗诵节目《童谣》童趣盎然,展现出孩子们对阅读的热爱;六年级学生代表刘子昭宣读倡议书,呼吁大家积极参与阅读,抵制不良文化;师生朗诵《那是我的祖国》饱含深情;《致敬苏轼》带大家领略了苏轼文章的魅力;“三句半”表演妙趣横生,充分展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学生的阅读成果;亲子阅读温馨快乐,父母与孩子并肩而立共同沉浸在书海中,传递出七里河区推广家庭阅读、构建书香社会的决心与行动。

 


 多维互动:社会助力促成长

      七里河区委宣传部为西津路学校“护苗工作站”授牌,这标志着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有害文化侵害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七里河区人民检察院向孩子们进行了“守护青春花季共筑清朗未来”主题法治宣讲,以古代先哲和文人墨客的名言名句启迪学生们真正的美丽来自心灵的充盈,并向学生致以法为尺,以德为墨,在成长的道路上绘就清朗人生的美好期待。七里河区文化馆捐赠20幅书画作品,助力学校文化建设。甘肃省新华书店兰州市七里河区有限责任公司向学校捐赠价值1万元的图书。在互动展示区,设置图书展览、非遗互动体验、心理咨询、网络宣传、禁毒宣传等,现场不仅有手抄报展示,还有面塑、拓印、皮影、剪纸等非遗展览,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精品图书展示,让大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沉浸在浓厚的书香氛围里。





   创意市集:跳蚤市场,书籍交换新体验

      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将传统的“世界读书日”与创意跳蚤市场相结合,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籍交换盛会。活动专门设置了“以物换物”跳蚤市场交易区和图书捐赠公益角,在绿意盎然的校园操场上,这场别开生面的“书签换书”跳蚤市场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学生们手持精心设计的书签穿梭于各色摊位间,用承载着阅读记忆的“文化通行证”兑换心仪书籍,通过以“书”换书的形式,促进了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市场内,既有经典名著,也有科普读物,还有孩子们喜爱的童话故事,每一本书都承载着传递知识与梦想的使命,让参与者在享受交易乐趣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这场创新实践不仅让书本焕发新生,更构建起“以书为媒、以签传情”的阅读生态。




      文明传承:实践育人润物无声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阅读”的教育意义,区委宣传部联合辖区书店开展了图书捐赠进社区、邀请金城文化名家、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赵武明在兰州老街樊登书店举行阅读分享沙龙等系列活动。随着活动的圆满落幕,七里河区“悦读伴成长书香润心灵”全民阅读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在广大师生及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阅读兴趣,促进了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它让阅读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全民素质贡献了积极力量。



   当“全民阅读”深度嵌入文明实践,便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更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力举措,对培育“新时代好少年”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七里河区全民阅读和“护苗”行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助力未成年人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茁壮成长。七里河区将继续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形式,深化全民阅读推广,让书香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线,让阅读之光照亮每一个心灵,共同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篇章。


       注:稿件来源均为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人民摄影报》甘肃,均为《人民摄影报》甘肃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人民摄影报》甘肃。